忻州市税务局:用心绘好税收共治“同心圆”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国家税务总局忻州市税务局坚持系统化思维,在机制共建、数据共享、服务协同、监管共治等方面积极探索,全力下好精诚共治“一盘棋”,凝聚更多护税治税力量。
强化机制平台建设,书写共治“答卷”。持续拓展部门协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税务部门从“单兵作战”向多部门“协同作战”转变。一是成立一个专班。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分管领导主抓统筹的税收共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打击偷逃骗税、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提升治理能力、督查工作等5个工作专班,为解决税收共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健全一套机制。推动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制定税收共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着力构建“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司法保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格局。三是搭建一个平台。组织贯彻落实忻州市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暨提升税收共治水平座谈会,邀请市委、市政府及市直各单位、部门领导参加,并就当前税收共治中需予以协助解决的5大类14项问题作汇报,通过联席会议、专题会商,密切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推动税收共治格局再深化。
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深挖数据“富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常态化、制度化数据共享机制,形成信息管税、综合治税、协同护税的共治合力。一是数据跑腿,全程智办。通过加强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和部门间数据共享,更好地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打通税务“金三系统”与市场监管、人民银行、住房建设、规划和自然资源等多个职能部门信息处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渠道,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切实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二是数据赋能,释放红利。针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规模体量大、覆盖主体多、涉及部门广、社会期待高等特点,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对符合退税条件的纳税人进行全面摸排、精准对接,确保纳税人尽享税收政策红利。同时,探索实现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丰富分析维度,做好减税退税效应分析,为政府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数据共用,优化治理。以企业开办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为轴线,集成利用内外部、多部门信息数据,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精准“画像”,针对不同类别“画像”实施分类管理,提高纳税人遵从度。运用大数据建立风险筛查模型,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事项、重点税源的税收管理,为堵塞征管漏洞、护航市场主体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拓宽服务监管路径,撬动协作“杠杆”。以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为契机,充分调动各级力量,有效增强部门协同,进一步打造共合作、齐参与的税收共治新格局。一是打造服务协同“便民圈”。紧紧围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实践活动,与银行等金融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持续深化“银税互动”,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形成“税务搭台、银行唱戏、企业受益”的共赢局面。加强同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协商处理退税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及存在问题,确保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准落稳。深化同人社、医保等部门的联系,扎实推进社保缴费“网上办”“掌上办”,有效实现参保群众“一次不用跑、在家就办好”。二是织密监管共治“协作网”。在对内监督方面,加强同市纪委监委的沟通交流,全面汇报税务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开展情况,接受工作指导,在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中筑牢税务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对外监管方面,密切与公安、检察、海关等五部门的合作,运用数据分析精准筛查疑点线索,对偷税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实施全链条、一体化打击,不断增强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工作的协同性。三是拓宽部门合作“朋友圈”。坚持党建先行,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税企之间党建相融互促,有效集聚共建双方党建合力,为忻州税收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强化部门合作,成立税邮合作中心,为辖区内纳税人提供发票自助领用、发票封装、发票远程邮政配送等服务,扎实推进清零行动。联合不动产登记部门建立“一窗受理、联合办理、集成服务”的办证模式,让市场主体享受互信、合作、和谐的多元办税体验。
(本文刊载于忻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