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绛县税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色”
乡村振兴,税务同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绛县税务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线,找准税务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口,秉持“智慧办税+精细服务”双管齐下,让各项惠农税费政策落地落实,撬动更多农业市场主体在乡村振兴大舞台愈发精彩。
智慧便农 非接触式服务暖心
为满足乡镇尤其是较偏远的农村地区纳税人缴费人“足不出户”办理业务需求,绛县税务局组织开展“问需问计 实事快办”专题走访调研活动,大力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在“网上办”的基础上开展“电话办”“掌上办”,搭建税企微信交流群、12366服务热线组成的“零跑动”远程服务平台,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在线远程定制服务,形成“直联互通、即时办理”的工作模式。
“税务人员精心指导我们体验智慧税务的便捷,现在,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很多涉税业务,随着公司经营范围和业务量的增大,我们的发票需求量增加,税务部门给我们提供了发票网上申领的服务,轻点鼠标,没想到发票很快就送到了手中,还贴心地附上了政策指南。我们企业今天的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倾力支持。”山西苗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政策惠农 让涉农企业轻装快跑
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绛县税务局认真梳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组建涉农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帮扶团定期下沉宣传,组织开展“问需问计 税收惠农”专题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企业生产、销售及农资保供等情况,主动征询企业需求和意见、建议,对企业关注的税收政策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确保企业优惠政策应享尽享,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据统计,仅去年,绛县税务局支持“三农”建设就减免各项税费1314.79万元。
绛县地处中条山东北端,分布有623种野生中药材资源。早在1956年,卫生部实施“南药北移、北药南迁”计划时,原山西省医药管理局就把药物培植场建在了绛县南樊镇。全县农民沿袭着人工种植中药材的传统,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6万亩,品种20余个,其中“绛县山楂”“绛县黄芩”“绛县连翘”“绛县柴胡”分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
“得益于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加码,去年以来,我们享受到各项税费减免20.39万余元,这为我们今后扩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提供了很大支持。”绛县晋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税银利农 破除资金融通难题
当前农村产业振兴发展的难题之一就是资金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绛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纳税信用等级评价作用,帮助企业用纳税信用换取“真金白银”,先后与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携手开发出“税E贷”“纳税E贷”等涉农特色“银税互动”信贷产品,帮助纳税信用企业快速获得授信贷款,助力涉农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税务人员送来的不只是服务,更是‘真金白银’,有了‘税务蓝’授信的50万元帮助,相信我们企业的发展一年比一年‘红’。”绛县奕鸿农业开发有限有限公司负责人撖女士感慨万分。
“下一步,我们要以更大力度、更优服务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把服务触角向农业、农村、农民延伸,做到乡村发展有需求,税务部门就有响应,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农民奔向致富路。”绛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宝祥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