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税务:税动能助力特色产业焕发新活力
春日渐暖,草木荣发。在山西长治,“独辕四景车”“黎虎布艺”正在老手艺人的呵护与传承下焕发新的生机;大型药企的种植基地里,种植户已投入了新一轮的耕作,“沁州黄”品牌的助农直播间里,正接收到全国各地的订单;太行山大峡谷旅游景区、长子崇庆寺的游客络绎不绝......,国家税务总局长治市税务局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让税惠红利精准滴灌、税费服务提档升级,助力特色产业再现发展新活力。
税惠加持守护非遗匠心
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承载着历史记忆,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长治市税务部门结合非遗项目及相关企业涉税实际,精辅导、纾企困,以实际行动守护匠心,助力非遗传承行稳致远。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侯虎,既有漂亮的外形,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间具有赐福增寿、安家生财等美好寓意,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各项成本增加等因素,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不小压力。为支持非遗手工艺的发展,黎城县税务部门在常态化入企问需中了解到工厂吸纳了不少残疾人员工,随即为企业汇总编写了可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清册,同时建立专员服务与动态诉求响应机制,助力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税务部门的主动服务和精细辅导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未来的产业发展更有信心了。”黎城乔老憨家纺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政策助农护航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税务总局长治市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本地特色,助力“小”作物彰显“大”价值。
在长治沁县,沁州黄农业特色产业近年来引进机械覆膜精播技术,配套灌溉、监控等设施,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沁州黄·乡村e镇”直播助农基地里,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借乘电商经济发展快车,将“电商+”模式应用到农产品销售及品牌宣传上,拓展了销售收入。以沁州黄小米为原料生产的特色系列产品因其独特口味和健康低脂成为消费“新宠”。
沁县税务部门紧盯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推动税费服务提质增效,护航企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扩展谷子种植基地之后,村集体带动农户单亩收入大大提高。”在沁州黄小米主产区之一的南凹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税务部门派出专项助农小队到基地宣讲政策,细致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既解决了不少涉税难题,又帮助我们节省了资金。”
税助文旅再添发展动能
长治拥有5A级景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八泉峡,以及板山、通天峡、太行水乡等众多自然风景区。随着《黑神话:悟空》的出圈,观音堂,长子崇庆寺、法兴寺,平顺大云院等古建景点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长治市税务部门结合文旅产业特点,积极开展“税惠文旅”专项行动,一方面充分落实文化创意产业税收优惠、景区门票收入增值税优惠等政策,助力企业优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打造“税务+景区+游客”立体税宣矩阵,以税助“文旅+”为思路,助力文旅产业整合优势资源、丰富旅游业态。长子县税务局打造“线上+线下”全覆盖服务阵地,提供“一站式”涉税服务,助力文旅产业发展“遍地生花”。壶关县税务局组建“壶税巾帼服务队”前往八泉峡景区,与游客及景区商户共话税收,营造浓厚税宣氛围,推动税收宣传和文旅发展进一步融合。武乡县税务局组织“赏杏花·知税事”小分队走进权店“梅杏赏花周”,向游客、入驻商户宣传电子税务局操作、数电发票使用、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等内容,在杏花纷飞中绘就出一幅春日税宣新画卷。
下一步,长治市税务部门将持续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优化税费服务,精准落实税惠政策,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