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税务:智慧办税提效能 数据赋能优服务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紧扣国家税务总局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部署,聚焦服务模式创新、资源智慧调度、业务流程再造,加快推进智慧办税服务体系建设,为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注入“税动能”。
“一码”通办减环节,前端服务更高效
“以前进厅先取号,资料缺一项就得再跑一趟,现在扫码后,系统把表单预填好、材料一次性说清,连窗口都不用排。”太原长城微光菲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办税人范丽萍点赞的,正是综改示范区税务局创新的“一码通行”模式。
该模式以省局税务企业微信为统一入口,将二维码打造成连接纳税人与服务的核心纽带。纳税人扫码后,系统自动采集身份信息与历史记录,实现智能预审、表单预填及材料清单一次性推送,并对发票申领等高频业务提供操作指引,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复杂事项推送视频指南与手册,有效推动“到厅即办、办即办好”。
依托智能算法,系统对线上线下业务统一排队,动态调度资源,并构建“业务复杂度+纳税人属性”双维度分流模型,将简单业务引导至自助区、中等难度业务分配至快办窗口、中介批量业务安排至专厅办理,显著减少交叉干扰。自推行以来,办税服务厅平均办理时长缩短40%,首次办理成功率达98%,现场等候人数下降35%。
数据驱动强精准,智慧服务更主动
“您好!综改区税务局温馨提示您,您单位10月属期社会保险费还未申报,请于2025年10月27日(下周一)前,及时通过电子税务局完成当月申报。如遇问题,可联系主管税务机关,谢谢配合!”山西恬静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财务张静接到一通特殊的语音外呼。原来,这是系统通过大数据扫描,自动触发了“末班车”干预模型,提醒企业按期申报。
这正是综改区税务局构建“感知-决策-评估”全流程数据应用体系的生动实践,通过释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效能,推动服务模式由被动响应向主动干预转变。依托大数据扫描与人工智能分析,系统能够提前识别潜在涉税风险。例如,针对征期最后一日办理业务的纳税人,系统在倒数第三日自动触发智能外呼,对纳税人未办结事项进行温馨提示,实现“未诉先办”。自实施以来,在征期最后一日卡点办理业务的到厅人数下降67%。
同时,建立“服务端痕迹管理+监控端动态监测+考核端量化分析”闭环评估机制,实时监控人流量、平均办理时长等15项核心指标,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评价。近半年来,办税服务质效指标平均提升25%,智慧服务的精准性与实效性持续增强。
全域联动优体验,协同共治更有力
“作为外地企业,以前不熟悉流程常跑冤枉路,现在线上辅导+远程帮办,在家就能办结!”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驻太原项目部办税人刘铭的感受,印证了全域联动服务的成效。
为解决“多头跑、反复跑、体验差”问题,综改区税务局打破“碎片化”窗口服务模式,以纳税人办税流程为中心,整合“自助+辅导”“前台+后台”“办理+评价”三大服务场景,确保服务全程连贯、高效。依托实时监测数据,系统智能识别各厅点业务负荷,动态引导纳税人分流至空闲厅点或推荐“云端办”,实现服务资源均衡调度。例如,学府园区办税厅出现业务高峰时,系统在2小时内将50余户纳税人分流至唐槐、阳曲等厅点,同步推送线上办理通道,迅速缓解拥堵。
如今,走进综改区税务局的办税服务厅,自助区纳税人有序操作,窗口前等候队伍大幅缩短,服务供给更加精准……这场以智慧化为核心的转型升级,让“让服务如影随形,让智慧触手可及”的理念落地生根,持续推动着办税服务质效与纳税人满意度的双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