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税务:大数据“新帮手”解决发票供应“老问题”
“现在领用发票真的太方便了。”山西省太原市永辉超市办税人员说,“税务部门发票供应数量充足,又能在网上办理,终于不用为发票不够用而操心了。”近期,记者在太原市杏花岭、万柏林、晋源等地办税服务厅随机采访了几位纳税人,均反馈没有“卡票”“限票”等现象。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山西永泰统配煤炭销售有限公司(A级纳税人)核定增值税专票300份/月,2021年8月6日购票847份,结存53份,相当于三个月用量;波尔工程技术公司(B级纳税人)核定增值税专票200份/月,2021年8月2日购票299份,结存101份,相当于两个月的用量。
办税服务大厅(太原市税务局供图)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反映发票不够用,影响生产经营。但同时,如果税务部门不加以监管,又容易滋生虚开发票的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太原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来,针对过往发票限量供应带来纳税人办税体验差、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太原市税务局主要通过四项举措,来持续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一是利用“金税三期”大数据,组织专门团队开展专题分析,查找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二是探索一整套先进的指标模型,精准定位疑点数据,下发通报逐项核实;三是结合基层实际,提出管理建议和工作要求,初步构建起一套发票限量供应风险提醒与督查机制;四是持续优化指标模型,逐步完善措施机制,使太原市发票管理各环节更加规范,违规限量问题基本杜绝,发票领购“放”的幅度越来越大,发票日常供应的“限制”越来越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原市税务部门运用大数据精准实施税务监管、精细开展纳税服务。现阶段,以“金税工程”为载体,使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通过数据为纳税人的应税行为、涉税行为、办税行为精准“画像”,是深入推进税务部门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重要支撑。发票供应这个“老问题”运用大数据这个“新帮手”,实现问题有线索,工作有抓手,分析有指标,整改有数据,提升有成效,再与纳税信用等级制度挂钩,“量身定制”发票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刊载于央广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