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应县税务:高铁动脉连南北 携手护航兴应州
——应县西站携手税务共绘“行畅业兴税增”发展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朔州市税务局

在朔州市,集大原高铁穿越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深度融合区域,历史厚重、名胜众多、景观荟萃。从恒山山脉到桑干河、滹沱河,从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到内外长城、雁门关,集大原高铁把星罗棋布的美景奇观串珠成线。

在应县,集大原高铁应县西站建成后,形成了华北北部地区的快速铁路客运网,将极大地带动朔州城市交通、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应县城市形象与吸引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集大原高铁应县西站的候车大厅里,一面“塔韵驰风”的文化展示墙格外醒目,辽代木塔的榫卯结构与现代高铁流线型设计相得益彰。这座交通枢纽,不仅是晋北地区的重要门户,更成为应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国家税务总局应县税务局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在提升旅游体验、优化税收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等方面形成生动实践。

高铁引擎驱动文旅融合“新画卷”

应县西站投运后,日均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节假日峰值达1.2万人次。车站创新推出“极速+暖心”双引擎服务:智能核验系统实现3秒快速通行,方言导游团队提供多语种咨询,寄存服务延伸至木塔景区,候车室投放《应县文旅手绘地图》为游客提供“打卡指南”。这些举措直接推动应县旅游业爆发式增长——2025年五一假期应县木塔景区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同比激增49.2%,门票收入共计4783867元,同比增长56.2%。西站周边新增民宿、特色餐厅等市场主体,形成“高铁+旅游+消费”的完整产业链条。

智慧税务构建发票管理“新生态”

为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应县税务局在西站开展“电子发票开具示范活动”。税务干部逐户走访餐饮、零售商户,提供一对一培训,发放《电子发票操作指南》手册2000余份,帮助商户接入山西省电子发票服务平台。目前,西站周边98%的商户已实现电子发票全覆盖,发票开具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30秒,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发票,有效解决传统纸质发票易丢失、难保存的痛点。

同时,当地税务部门派出优秀税务骨干组成团队对于站内乘客提出来的铁路电子客票政策相关问题进行回复讲解。对于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发票的具体时间、内容进行讲解,旅客可以按照规定通过铁路12306如实开具电子发票,极大程度上为旅客带来实打实的便利。在电子发票推广过程中,税务部门协助企业同步分析涉税风险管理,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对异常开票行为实施预警,这种服务加监管的模式,既提升了纳税人遵从度,又规范了税收秩序。

流动课堂播撒税收知识“新种子”

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宣传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应县税务局围绕“税收·法治·公平”主题,将税收宣传阵地前移至交通枢纽,打造“移动税法宣传站”。税务干部定期在西站候车区设置咨询台,发放《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指引》《车船税缴纳指南》等宣传资料,现场演示“电子税务局”APP操作流程。针对游客关心的“旅游购物如何开具发票”、“异地消费维权”、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铁路电子客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税费政策进行宣传解答。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涉税疑问,并借助有奖问答互动,向过往旅客普及税法知识。

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税务部门联合文旅局开展“税旅同行”主题活动,在高铁站推出“木塔文化+税收知识”互动游戏,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解答咨询500余人次,实现了税收宣传与文旅推广的深度融合。

政企联动绘就协同发展“新蓝图”

未来,应县西站将与应县税务局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在车站综合服务中心设置“税务服务窗口”,提供发票代开、政策咨询等多项便民服务。针对旅游旺季发票用量激增的情况,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审批发票增量,旨在保障企业正常经营需求。这种深度协同还体现在数据共享层面,税务部门通过获取高铁客流量、车次信息等数据,精准预测文旅消费趋势,提前调整征管资源配置。应县税务局通过“以数治税”精准捕捉文旅消费数据,根据节假日客流数据预判,提前对重点商圈开展发票使用专项辅导,确保消费高峰期间发票供应不断档。同时建立重点税源监控模型,对餐饮、住宿等行业实施动态管理,有效堵塞征管漏洞。

集大原高铁的呼啸而来,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升级迭代,更是地域文化的流动桥梁,还是晋蒙文旅的新纽带。我们期盼借着这趟飞驰的列车,五湖四海的旅人能乘高铁直达古韵应县,让更多人知晓应县的故事,踏入这片沃土,探访历经千年风雨的应县木塔,触摸这里沉淀千年的文化肌理。

应县西站的开通,不仅为应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应县税收事业注入了新活力。应县税务局将继续与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不断优化服务,落实税收政策,为应县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应县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王梦圆)


应县商超_20250926154801_129_512.pn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