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矿区税务:税惠赋能 “溜达鸡”产业振翅向“新”飞
国家税务总局阳泉市矿区税务局聚焦特色农业产业需求,持续优化税费服务质效、推进优惠政策直达快享,通过精准施策、上门服务等方式,助力本地“溜达鸡”等特色农产品成功“出圈”,为村民抓住机遇,走上致富之路提供“税”动力。
青山绿水悠悠地,岚气蒙蒙映远山。初夏,矿区赛鱼街道永和村马家坡的养殖基地里,一个个鸡舍整齐排开,三五成群的“溜达鸡”或悠闲踱步,或低头觅食,工人则忙着打扫鸡舍、收取鸡蛋。阳泉市矿区赛鱼街道马家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荆海兵说:“这些可不是笼养鸡、鸡舍的周边是空地,每天这些鸡都在空地上活动,是实打实的‘溜达鸡’。”“溜达鸡”体质好,产出的鸡蛋蛋黄紧实、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据悉,永和村马家坡打造了占地面积约4亩的“溜达鸡”养殖基地,陆续引进了三黄鸡、乌鸡等,共五百多只鸡。为提升纳税人涉税服务体验,矿区税务局依托“问需求、解难题、优服务”税收宣传月合规经营专项行动,上门进行走访问需,快速响应困难诉求,通过线上征纳互动服务帮办、线下跟踪辅导问效为合作社提供精准服务,切实解决涉税难题,让税惠“春风”吹遍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散养鸡产的蛋叫笨鸡蛋,与笼养鸡产的蛋相比,在市场上更受欢迎。“除了‘溜达鸡’,我们每年还能销售10万余只笨鸡蛋,一斤笨鸡蛋一般能卖10元以上。”荆海兵说道,“因为我们合作社在马家坡,距离市中心较远。对涉税业务操作也不太熟练,幼鸡生长期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远程办税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免去了来回路途的奔波。”随着基地的不断扩大,开票、申报等税费业务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涉税问题也越来越专业,荆海兵表示,税务部门的贴心帮助,增强了合作社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目前,永和村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打响了阳泉市矿区特色农产品品牌,让生态产品“产业链”串起村民“致富链”。在这一过程中,矿区税务局积极将咨询热线与涉税业务进行整合,通过征纳互动服务,创办“矿税e通”远程帮办,构建起“智能交互、问办协同、精准推送、全程服务”涉税服务新模式。工作人员可通过咨询电话、视频连接,接收远程办税需求,纳税人缴费人不到厅即可完成涉税业务申请、资料审核、审批等业务办理,进一步简化了办税流程,缩短纳税人缴费人办税时长,让远在村社的纳税人也能享受到无处不在的涉税服务。
下一步,矿区税务局将持续聚焦纳税人需求,不断提升涉税服务精细化水平,把打造矿区特色农产品品牌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地方特色产业纾困解难,为乡村振兴添力赋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