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税务:税惠护航特色农产品 助力秋日好“丰”光
金风送爽,稻菽飘香。朔州市特色农产品迎来丰收旺季,税务部门锚定区域农业发展特色,以政策精准滴灌、服务下沉一线的举措,为本土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及销售全链条保驾护航,让田间“好收成”转化为农户“好收益”。
服务“直通车”畅通荞麦“产销路”
秋日的平鲁,连片的红山荞麦褪去绿装、结满饱满籽实,成为田野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着平鲁红山荞麦知名度提升,当地荞麦加工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涉税业务也随之增加。平鲁区税务部门主动靠前,为加工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打通产业发展“堵点”。
“近期正忙着赶制荞麦面、荞麦米等深加工产品,准备发往外地商超。”朔州市木森农牧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安经理却因发票用量不足犯了愁:“眼看订单要发货,发票不够用可耽误事!”她试着拨通了税务部门的“助农服务热线”,没想到当天税务人员就上门对接,指导企业提交发票增量申请,仅3小时就完成了审批。“税务服务太高效了,一点没耽误我们发货,客户后续还追加了订单!”公司安经理感慨道。
针对荞麦加工企业季节性生产特点,平鲁区税务局推出多项细化举措:提前通过电话、征纳平台告知“预约办税”入口,方便企业错峰办理;非核心材料缺失时可“容缺办理”,后续线上补齐。开通退税专属通道,将办理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每月推送定制政策包,标注抵扣、减免申报要点,申报前3天发提醒短信附易错点,帮助企业精准办税、规避风险,全力保障企业专注生产,把平鲁红山荞麦“送”向更广阔的市场。
精准“滴灌术”润泽富硒米“品牌路”
在山阴县黄花梁万亩富硒有机旱作农业基地,连片的谷穗低垂,一片金黄。惠牧源农牧专业合作社的2000余亩富硒小米即将迎来收获季。“我们采用‘晋谷21东博模式’和渗水地膜技术,生产的功能性富硒小米零售价达30元/斤,但在品牌推广和电商销售上遇到了瓶颈。”合作社负责人坦言。
了解到企业困境后,山阴县税务部门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针对企业电商基础薄弱的问题,税务干部上门讲解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指导电子发票开具使用,帮助企业搭建线上销售体系的税务架构。针对季节性销售带来的现金流压力,税务部门加快退税审批流程,确保留抵退税及时到账,缓解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税务部门不仅送政策,更送方法送思路。”合作社财务人员表示,“在税务干部的帮助下,我们理顺了电商销售的涉税流程,学会了利用税收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为我们的富硒小米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增添了底气。”如今,“塞外火山土”富硒小米凭借其每千克0.085毫克的硒含量,远超国家富硒标准,正借着税惠东风,加速品牌化建设步伐。
税惠“助推器”加速圣女果“智变路”
在朔州经济开发区麻家梁循环经济园内,朔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分拣线高速运转,一颗颗圣女果经过AI视觉精准筛选后装箱发往全国。这条集清洗、分拣、质检于一体的智能生产线,正是税务力量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针对该企业“从田间到商超”的全产业链运营特点,朔州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精准施策,为企业量身打造“农企成长档案”,动态跟踪生产经营、产业链布局等关键信息;同步组建“精品农业服务专班”,聚焦农企发展需求提供靶向服务;还结合企业实际梳理出农产品初加工免税、高新技术设备抵税等定制化税收优惠政策清单,以全周期跟踪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有了税收优惠,我们才敢引入自动化分拣设备。”公司申经理介绍,该设备每小时分拣超7000斤,降低近30%人工成本。如今税惠红利化作创新投入,公司建成圣女果“智能种植-AI分拣-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增强竞争力还带动100余农户增收。“每颗圣女果里,都藏着‘税务基因’!”申经理对税务部门的支持赞不绝口。
从荞麦田间的政策宣讲到圣女果车间的智能升级,从种植户的“丰收账”到加工企业的“发展账”,朔州市税务部门以精准的税惠滴灌、贴心的一线服务、高效的定制帮扶,为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下一步,朔州税务将聚焦农业产业全链条需求,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让税惠红利更多更实地惠及田间地头,为全市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