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税务:税惠活水润泽沃土 葵花产业绽放绿洲
作为晋西北半农半牧的生态大县,山西省右玉县以其独特的地理禀赋,依托独特的光照、土壤条件,将葵花产业打造为富民支柱产业。在政策扶持、科技赋能与全产业链发展的多重推动下,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了新生机,成为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创新模式引领 产业富民成效显著
在这片金色浪潮中,山西佑遇葵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谙“独木难成林”之道,创新性地构建并实践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链条化经营模式,有效整合分散的土地、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企业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既保障原料品质,又通过加工增值反哺农民。
目前,公司已稳定带动周边30余农户,实现了从零星分散种植向数百亩连片、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田间管理的规模化、标准化转型。据统计,参与该产业链条的农户,依托稳定的订单收购和公司提供的附加值空间,从葵花种植到参与初加工环节,户均年增收稳定在10万元左右。这一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成为葵花产业在右玉乡村落地生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最有力证明。
税惠精准浇灌 服务升级赋能发展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滋养,其中精准高效的税费服务扮演着关键角色。面对佑遇公司等涉农主体在快速发展中遇到的涉税疑难与对政策红利的迫切需求,国家税务总局右玉县税务局主动作为,立足当地葵花产业特色,深入调研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实际状况,创新推出精细化服务举措。佑遇公司赵总经理由衷表示,“我们的葵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税务干部组建涉农税惠团队,梳理税收政策,将税费政策‘大礼包’送到涉农企业、合作社及农户手中,解决我们的涉税难题。”
精准画像,“一企一策”解难题:县局组织业务骨干组建专业的涉农税惠服务团队,为葵花籽加工企业及关联合作社、农户进行精准“画像”。通过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实地走访,全面掌握其生产经营模式、财务核算特点、涉税业务痛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的个性化服务机制。例如,针对佑遇公司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等核心关切,税务干部逐一梳理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条款,量身定制《涉农企业税费服务指南》,将包含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减免、收购发票使用规范等内容的“税费政策大礼包”精准送达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手中,扫清政策理解盲区。
流程再造,“便捷办税”提效能:针对涉农主体普遍反映的办税路途远、耗时长的痛点,右玉县税务局大力推行流程优化与办税便利化改革。一方面,对葵花籽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涉及的主要税费业务,如纳税申报、优惠备案等,全面梳理简化流程,压缩内部流转环节。另一方面,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和“极速服务”。积极引导涉农主体使用电子税务局,实现主要税费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同时,对确需到厅办理的涉农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承诺“限时办结”,显著压缩等候和办理时间。这些举措极大减轻了企业办税缴费的隐性负担,使企业得以“轻装上阵”,专注于生产经营。
金色产业沃土 振兴之路行稳致远
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这一创新模式的高效运转下,在税务部门精准滴灌的税惠政策与便捷服务的强力支撑下,右玉葵花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5年右玉县已全面推行葵花轮作种植,配套建设瓜子生产线,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葵花产业健康发展。在产业链打造上,着力扩大种植面积,加快有机认证步伐,鼓励本土企业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各方合力作用下,右玉葵花产业正向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这条金色的产业链条,已成为右玉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右玉葵花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也是税收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片塞上绿洲的金色产业,正以税惠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右玉精神照耀下,书写着属于右玉的“绿色发展+产业富民”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