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税务:倾力打造三心工程,倾心谱写春天故事
8月28日,山西省第七次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太原举行,国家税务总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被授予“山西省助残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第一税务所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升纳税服务站位,倾心倾力实施助残扶困“三心工程”,构建起助残设施配备齐全、惠残政策精准落实、残保金高质量征收的全链条征管服务体系,始终维护残疾人权益,以实际行动提升特殊群体获得感、幸福感。
设施升级打造“贴心工程”,完善无障碍办税缴费新场景。一是聚焦无障碍办税配强基础设施。建成“无障碍办税厅”,增强残障人士入厅办税便利度;设置“阳光助残专区”,优化特殊群体办税体验感;设立“阳光助残志愿岗”,全过程辅助进厅残障人士办理涉税业务。二是聚焦特殊化需求定制贴心服务。推行“预约办税”,通过线上提前预约,基本实现残障人士涉税业务进厅即办;推出“优先叫号、优先受理、优先处置”的“三优先”机制,残疾人办理单笔业务平均时长缩短至5分钟;依托征纳互动拓宽“线上云服务”,实现20余个事项足不出户办理,解决特殊群体“出行难”问题。
矩阵宣传赋能“暖心工程”,搭建精准化惠残政策宣传栏。一是多维发力形成宣传矩阵。打造“暖心工作室”税费服务品牌,线下制作并发放《残疾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指引》等宣传手册1000余份,线上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解读及操作流程,同时组织“青年突击队”定期向相关企业问需求、送政策、办实事,扩大助残惠企政策宣传覆盖面。二是精准滴灌提升服务质效。创新应用“智能外呼”等智能化工具,按照分级分类、精准推送原则定制“税费优惠包”,切实把政策红利及时送到缴费人手中。
以数治税聚力“安心工程”,织密残保金征收管理保障网。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调研。组建专家团队走访安置残疾人企业,摸清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工作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并积极采取优化办税流程、强化办税辅导等措施切实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二是坚持以数治税,构建风险指标。推行“数据要素化”处理模式,构建动态化征管指标分析模型,对涉嫌未足额缴纳残保金等的企业开展风险核查和征缴工作,健全以“数据集成+指标分析+风险提示+动态监控”的残保金征收监管体系。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第一税务所将坚守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密切联系残疾人,热忱服务残疾人,持续建强“贴心、暖心、安心”工程,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充分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税务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