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阳城税务:税笔添彩 窑火重燃

发布时间:2025-06-18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晋城市税务局

  指尖捏塑千年彩,税惠浇开非遗花。在山西阳城县演礼工业园区,窑火升腾,一件件釉色绚丽的珐华器正经历着淬炼。作为“山西三宝”之首,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每一件瓷器的出炉,浓缩的是炽热匠心,传承的是悠远文明。

  如何让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更蓬勃的生命力?国家税务总局阳城县税务局以“非遗护航行动”作答,聚焦传统工艺产业,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以精细服务与合规引导,为非遗传承注入创新活力与发展底气。

  乔氏珐华技艺传承七百余年,清代先祖手书的“三烧三验”祖训——每件器物必经三次烧制、三次质检方可出厂,至今被奉为圭臬。这种刻入血脉的极致工匠精神,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所倡导的“诚信合规”理念形成了跨越时空的深刻共鸣。企业总经理、省级非遗传承人乔琳对此深有感触:“先祖卖琉璃瓦时,连乞丐的铜钱都分毫入账,诚信经营是本分。如今,企业享受国家税惠政策,更要把‘笔笔清明、合规经营’的祖训发扬光大。”

  为更好地服务非遗企业,阳城县税务局成立专业服务专班,主动对接非遗企业,在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针对企业在政策理解、财务规范,特别是权益性投资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提供前置性辅导和合规指引,并多次上门“把脉问诊”,帮助企业规避潜在风险。

  作为新一代非遗传承人,乔琳紧跟时代脉搏,将“跨界”元素创新性融入非遗作品创作中。并借助新媒体平台的流量优势实现破圈传播,推动珐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加生动地展示给大家。“制作珐华,我们看到的是历史的延续,感受到的是文化的温度。也希望这一路探寻的收获,能化作星星之火,让更多人关注非遗,参与传承。”

  介绍起珐华,董事长乔香平更是滔滔不绝,釉彩流转间也映照着她多重身份的使命。作为省人大代表,她持续关注税务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在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她提出“关于煤层气产业调整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和提高资源税税率”的建议,对此税务部门积极回应,当面送交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文书和感谢函,讲解相关政策,并将持续优化税费服务方式,助力企业发展。

  “税务部门一直很关注我们非遗企业的发展,我们也要积极回馈,带动区域经济与民生。”据了解,旭昇陶瓷的车间里,有300余名农村女性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不乏残疾人特设岗位。其创建的珐华博物馆年接待研学游客超千人,“非遗+文旅”模式带动周边农家乐增收20%,非遗的传承切实转化为了乡村振兴的动能。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持续关注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中的涉税需求,推动税惠红利和精细服务直达非遗工坊,以“真金白银”的减负和“防患未然”的护航,为非遗企业注入发展活力,让税务力量成为擦亮非遗名片的重要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